購物車 0

👽代購中!藝術家橫尾忠則 8吋圓盤

NT$ 3,300.00

一種色彩斑斕的日本設計叫橫尾忠則,說起日本設計,總能夠在腦海中構想出幾種元素,但有一種卻是脫離主流、離經叛道,卻又令人愛不釋手的,就是橫尾忠則的獨特神秘美學。

尾忠則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流行藝術嗅覺,有時被人稱為「日本的安迪・沃荷」,他也拓展了日本平面設計的彊域。橫尾忠則跟恪遵現代主義教誨的同時代設計師完全處於天平兩端。意象強烈的作品,表現在色彩和形式的暴走,任何東西一到他手中,舉凡和服標籤或是兒童遊戲紙牌,皆轉化成意象的大噴發。他除了有一大票的崇拜者,1972年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也為他舉辦了特展。

1967年橫尾忠則前往紐約觀摩。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的策展人買下橫尾設計的全部海報,每幅100美元,跟當時安迪.沃荷的《瑪麗蓮夢露》(Marilyn)海報同價。隨後他受邀參加1968年在MoMA舉辦的「文字與影像」(Word & Image)展,四年後MoMA為他舉辦個展。

尾對神祕主義日漸著迷,也深深被當時方興未艾的迷幻畫面所吸引,1970年代他進行了一趟全面的印度之旅。他的作品博得許多音樂人的賞識,包括披頭四(尤其是約翰藍儂)、ELP凱特.史蒂文斯(Cat Stevens)、山塔納(Santana)等,也為這些人設計許多張黑膠唱片封面。

1981年,當他在紐約參觀畢卡索回顧展時,突然靈光乍現,決定永久退出平面設計界,專注在個人的藝術追求上。

刻有輪廓圖案的銅版(轉印紙)貼到中等尺寸的盤子(8英寸)上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。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如何將圓形銅版(轉印紙)分開,將其切成半圓形,並最終將它們整齊地對齊。將完成的銅版帶到幾個窯爐進行裱裝。第一批成品出現了皺紋(暗區出現白線),邊緣線條錯位(細線重複)。

銅版的貼裝過程包括將銅版放在素瓷表面,然後用濕布輕輕拍打,讓五彩顏料滲入素瓷。如今,自動化印刷已是常態,但要構思像本案中的「水盤上的骷髏」圖案,唯有手工才能完美呈現。

接下來,在邊緣處繪製黑色線條(黑線)比繪製圖案更難。通常,帶有黑線圖案的器皿上的線條是用相同的黑線或鐵鏽色繪製的,而黑線並非用作線條,而是用於繪製圖案(例如鳥喙、羽毛和植物等細線)。

中盤(8寸)上的線條粗細約為4毫米,通常無法繪製。這比繪製圖案花費的時間更多,因為我必須調整線條浸入素瓷的速度,調整畫筆中的顏料量,並燒製一個不用於試色的素瓷。

每次燒製盤子時,黑色的青釉都會沸騰(產生微小氣泡),滲入筆刷的量也會有所不同,導致顏色深淺不一。由於窯內(底部、壁面、頂部)溫度有差異,我們測試了哪個位置的溫度最適合。

每個窯爐在製作陶器時都使用獨特的釉料。最初比較成品盤子時,白釉的差異很明顯,因此我們對白釉進行了特別精製,並使用比白釉更淺的藍色(淡青瓷色)作為底釉。

雖然釉料、燒窯時間以及手工操作時間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,但這件作品仍然是一件值得珍藏的作品,凝聚了製作者的時間、精力和熱情。

■關於骷髏圖板 ■

1.素瓷燒製|將盤子成型,放入250°C~300°C的窯中。

2.上彩|用吳須(用於畫稿的顏料)在美濃紙 (類似窗戶紙的東西) 上印刷的骷髏圖案轉印到盤子上。

3.正式燒制|在只剩下骷髏圖案的盤子中放入白色的釉藥 (釉藥) 正式燒制 (從1200°C到1300°C           燒製) 時,吳須會浮現(吳須是一種燒製後呈藍色的天然礦物,常用於日本瓷器的釉下彩繪技法,能使瓷器呈現沉穩、溫潤的藍色調,為器皿增添獨特的氛圍和質感。 ),白色的釉藥殘留在圖案之間,完成了以黑色和白色為基調的獨特的骷髏圖案盤子。

*每件商品都是手工製作的。
*根據電腦的照明和觀看環境,顏色可能與實際顏色有所不同。請注意。
*商品顏色請以商品本身圖片為準。橫尾忠則骷髏系列。

材質|採用美濃燒的製造方法,主要產自岐阜縣遠野地區。

尺寸|直徑24.8公分 x 高3.5cm

1756806422365